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慢病之一。骨质疏松症不是自然衰老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病。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体重是影响人体代谢和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低体重是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正常的脂肪组织可分泌部分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破坏。而体重过低 “皮包骨头”的人群,脂肪含量过低,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钙吸收能力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日常生活中饮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肉、蛋、奶等食物摄入过少,除了会导致体重降低之外,也会造成钙质、蛋白质、磷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摄入严重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骨细胞缺乏制造骨骼的“原材料”,自然会出现骨量减少。
由于体重过低,身体骨骼所受到的应力减小,会直接影响骨的密度和强度,导致骨质疏松。
与过瘦人群相反,肥胖人群也不能忽视骨骼健康。因为体内脂肪含量过高时,会导致骨转换失衡,使成骨细胞活性减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从而导致骨丢失加快,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专科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史、测量骨密度、评分量表计算,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抗骨质疏松的方案。治疗可不是仅仅补钙补D这么简单,还需要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一起治疗,具体方案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