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5 CZSZXYY.com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西路16号
冀ICP备15027098号

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有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这些因子大多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应做到用药物控制冠心病的病情外,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结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防止冠心病患者的再次返院治疗,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
保持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有效方法。饮食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其饮食结构也不是一直不变的,通过改变饮食结构使得患者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冠心病预防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饮食摄入总热量过多,超过人体的消耗,必然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形成肥胖。肥胖人群的脂肪细胞较常人大,心脏就会将更多的血液、氧气提供给脂肪,同时过多的脂肪会加重心脏的负担, 损害心脏的功能,故应当保持适当的体重。
过高的饱和脂肪酸摄入会增加血脂异常、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反式脂肪酸摄入与冠心病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可使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39%。
纤维不能被人类胃肠道的酶所消化,不提供热量,纤维有保留水分的作用。有些水溶性纤维素和木质素,当与胆固醇结合时,能使胆固醇的排出增加。总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膳食纤维日摄入量每增加7克,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9%,其中谷物、蔬菜以及水果来源的膳食纤维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应限制盐和糖的摄入,以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应当保持钠钾平衡,钠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即盐吃得越多,高血压越明显,而钾与血压升高是负相关。限盐可减少心血管事件20%,限盐可减少总死亡风险5%~7%。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吸烟、酗酒可伤及血管内膜,造成小血管收缩,使管腔变窄,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随每日吸烟量增加而增加。被动吸烟(或称环境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程度近似于主动吸烟。
冠心病患者发生便秘时患者用力排便,使腹腔内压力和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极易引起心绞痛发作,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粪便是由食物残渣和水分组成,故便秘的形成与饮食成分密切相关,如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素饮食或饮水减少均易引起便秘。
图文供稿:冠心病一科 王佳旺
排版:刘斯